文物由来第一流,梅州非遗展新姿!梅州文创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侧记之三
掌上梅州讯 “文物由来第一流”这句诗文,文物文创文博道出了梅州丰富深厚的由第遗展客家人文底蕴。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流梅j9梅州馆以一段广东汉剧、州非一组客家陶塑、新姿一幅风情版画、梅州一帧名人木刻和一套植染包包等各具特色的企业非遗项目和产品展示,具象而饱满地诠释了这一美誉。参加
12月31日是深圳第十八届深圳文博会进入公众开放日的第三天。正值元旦假期,文物文创文博来观展的由第遗展人也多了起来,梅州馆人气增长。流梅j9
一个唱段可以感知非遗。州非在梅州展馆前的新姿舞台上,广东汉剧院的梅州青年演员张敏倾情表演着传统经典剧目《盘夫》选段,引来不少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他们纷纷拿起手机或相机记录,仍意犹未尽。
“感觉回到了小时候,我们在梅州就是听广东汉剧长大的,耳熟能详,现在一听特别有感觉,广东汉剧表演可以说是梅州馆一个画龙点睛的效果。”在深圳工作的梅州人郑先生听完广东汉剧后表示震撼而亲切。
深圳电视台“记者天团”刚好来到梅州馆探馆,也被广东汉剧的皮黄声腔、中州音韵吸引,向市民作了现场直播,主持人还兴致勃勃地与演员进行互动。
一幅版画可以触摸客家。这幅长约2米的版画《客乡古韵》,以客家名人为脉线,记载了具有代表性的各式客家民居,给观展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看到以客家民居为内容刻画出来的版画,感觉很有意思,也很有收藏价值。”山东游客王女士了解梅州版画后,对梅州客家民居产生了兴趣,并表示有机会便到梅州旅游。
一组陶塑可以聆听客韵。《客家大喜》系列作品,再现了客家传统婚俗,传递着喜庆和幸福。深圳市民卓先生表示,实地看了梅州馆的情况后,感觉很好,激起自己到梅州一游的冲动。
一帧木刻可以认识名人。这幅《梅州八贤》的木刻作品,材料取于梅州的门板、素材取于梅州名人,也让观展者津津乐道。“梅州的木雕、梅州八贤以前有接触过,好像还认识有几个,像这个踢足球的,还有那个以前北洋水师的,包括这个是做红酒的张弼士。”深圳市民彭先生讲道。
非遗是各地展团参加文博会重要传统项目。今年文博会,梅州展示了广东汉剧、木雕、石雕、陶塑、版画等非遗项目和产品,展现了梅州丰富的非遗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精湛的传承技艺。
客家特色的植染手提包融入客家围龙屋的元素,运用客家最传统的植染工艺和藤编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类似这些既有实用功能,又兼具时尚属性的非遗文创产品,提升了客家非遗的文化附加值和工艺价值,给非遗传承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梅州素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客家人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创造出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近年来,梅州大力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聚力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保护工作取得成果。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10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15项,四级非遗传承人473位,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文博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广东汉剧院十分重视文博会这一交流平台,希望通过文博会能进一步传承推广广东汉剧,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青年演员张敏说。
“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产业”……从原汁原味地呈现展示到变化多样的创新,梅州通过此次参展,进一步推广了梅州非遗文化,加速了优秀传统文化出圈。
梅州日报记者:朱庆强
通讯员:郑硕光
编辑:李舒宇
审核:练海林
- ·粤桂劳务品牌“桂人到岗”“桂人到江”名目启动
- ·防止“萝卜招聘”……事业单位招聘新规四大看点
- ·从服贸会看数字贸易新趋势
- ·网购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带货主播承担啥责任?
- ·DeepSeek升级!新V3模型中长篇文本写作升级,问答能力提升
- ·转扩!估量未来6小时强降水仍不断,梅州市三防指挥部“五个”揭示→
- ·中国500强企业榜单背后的经济新动能
- ·广东5家上榜!新一批符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布
- ·十六项散漫签约,重磅白皮书宣告!河南医疗瘦弱财富高品质睁开大会召开
- ·汕梅高速改扩建名目新建莲花山1号专长隧道左线贯串
- ·梅州代表队荣获“总体一等奖”!2024年广东省学生军事磨炼营结营
- ·今晚油价下调!梅州地域92号汽油每一升下调0.25元
- ·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极高!清明节临近,防火要注意→
- ·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
- ·谭咏麟、陈百祥要来梅州了!香港明星足球友好赛五华站11月3日激情演出
- ·“摩羯”或可达超强台风级,珠海台风白色预警生效